国家规划更新
国家规划推荐
国家规划热门
“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
2022-11-17 05:55:56 +0000 UTC一、形势分析
(一)发展基础
一是卫生健康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47.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8.6万人、注册护士470.9万人。“十三五”期间,全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2.22人增长到2.9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2.37人增长到3.3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由1.37人增长到2.90人,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卫生健康人才素质能力持续提高。“十三五”期间,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由30.6%提高到42.1%,尤其是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得到改善。三是卫生健康人才结构和区域分布不断优化。全国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占79.2%,卫生人才配备的专业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十三五”期间医护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东、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配比由1:0.94提高到1:1.01。村卫生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由21.4%提高到32.3%,注册护士占比由7.3%提高到12.8%,乡村医生占比则由66.5%下降到51.8%。四是卫生健康人才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人才评价坚持注重实践,全面取消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论文等要求;适应服务需求,不断探索城乡卫生人才一体化、县管乡用、特设岗位等人才流动配置新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体现医务人员价值。五是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设医疗卫生人员专章,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权益,弘扬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