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规划更新
农林牧渔规划推荐
农林牧渔规划热门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发展规划(2017—2025)
2020-02-20 08:31:42 +0000 UTC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条件分析·· 8
一、区域基本概况·· 8
(一)地理位置·· 8
(二)自然条件·· 8
(三)社会经济状况·· 9
二、国土绿化现状与特点·· 10
(一)森林资源现状·· 10
(二)林业发展特点·· 12
三、发展“三化”造林的意义·· 12
(一)“三化”造林的基本要求·· 12
(二)发展“三化”造林的必要性·· 13
四、建设条件分析·· 15
(一)有利条件·· 15
(二)不利条件·· 16
第二章 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18
一、指导思想·· 18
二、基本原则·· 18
(一)城乡一体,合理布局·· 18
(二)尊重自然,适地适树·· 19
(三)长短结合,综合利用·· 19
(四)示范带动、创新驱动·· 19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20
三、主要任务·· 20
(一)增加森林资源,构建生态屏障·· 20
(二)培育珍贵树种,增加木材储备·· 20
(三)营造彩色景观,打造多彩江阴·· 21
四、建设目标·· 21
五、空间布局·· 22
(一)“四块四廊” 22
(二)“多网多点” 22
六、规划依据·· 23
(一)法律法规·· 23
(二)政策文件·· 24
(三)标准规范·· 25
第三章 重点建设工程·· 26
一、丘陵山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 26
(一)建设范围·· 26
(二)建设目标·· 26
(三)主要建设内容·· 27
(四)任务分解·· 27
二、珍贵用彩色树种进村(社区)入城(镇)工程·· 28
(一)建设范围·· 28
(二)建设目标·· 29
(三)主要建设内容·· 29
(四)任务分解·· 30
三、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31
(一)建设范围·· 31
(二)建设目标·· 32
(三)主要建设内容·· 33
(四)任务分解·· 34
四、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35
(一)建设范围··· 35
(二)建设目标·· 35
(三)主要建设内容·· 35
(四)任务分解·· 36
五、材果兼用林及复合经营工程·· 36
(一)建设范围·· 36
(二)建设目标·· 37
(三)主要建设内容·· 37
(四)任务分解·· 37
六、珍贵树种良种苗木繁育工程·· 37
(一)建设范围·· 37
(二)建设目标·· 38
(三)主要建设内容·· 38
第四章 树种选择·· 39
一、选择原则·· 39
(一)适地化原则·· 39
(二)乡土化原则·· 39
(三)乔木化原则·· 39
(四)多效化原则·· 40
二、推荐树种·· 40
(一)珍贵彩色兼优树种·· 40
(二)珍贵树种·· 40
(三)彩色树种·· 41
三、应用范围·· 41
第五章 建设模式与造林技术··· 42
一、主要建设模式·· 42
(一)丘陵山区林相改造模式·· 42
(二)材果兼用林及复合经营模式·· 43
(三)绿色通道与生态廊道建设模式·· 43
(四)村庄绿化应用模式·· 44
二、造林技术·· 45
(一)育苗培育技术·· 45
(二)成片造林技术·· 45
(三)抚育改培技术·· 46
(四)定向培育技术·· 46
(五)复合经营技术·· 47
(六)病虫害防控技术·· 47
第六章 示范基地建设·· 48
一、建设任务·· 48
二、建设原则·· 49
(一)坚持合理布局·· 49
(二)坚持科技创新·· 49
(三)坚持辐射带动·· 49
三、建设标准·· 49
(一)省国土绿化“三化”示范县(市、区)·· 49
(二)“三化”示范片·· 50
(三)“三化”示范村·· 51
(四)“三化”示范单位·· 52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53
一、投资估算·· 53
(一)投资估算依据·· 53
(二)工程投资估算·· 53
(三)资金筹措·· 55
(四)资金使用·· 56
二、效益分析·· 56
(一)生态效益·· 56
(二)社会效益·· 57
(三)经济效益·· 57
第八章 保障措施·· 59
一、强化组织领导·· 59
二、强化政策激励·· 59
三、强化考核推动·· 60
四、强化科技支撑·· 60
五、强化资金监管·· 60
六、强化宣传发动·· 61
附表1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规划各镇(街园)任务分解表(2017—2025) 62
附表2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规划各镇(街园)任务分解表(第一期2017—2020)·· 63
附表3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规划投资估算表·· 64
附表4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规划树种推荐表············· 65
附图 江阴市国土绿化“三化”造林规划空间布局图···············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