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规划更新
农林牧渔规划推荐
农林牧渔规划热门
东丰县“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2021-02-19 06:06:57 +0000 UTC“十二五”期间,我县畜牧业无论是养殖规模、养殖数量,还是标准化程度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基础。一是畜禽生产总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到2015年末,全县生猪发展46.5万头,同比增长3.5%。肉牛发展30万头,同比增长3.4%。家禽发展1670万只,同比增长6%。其中肉鸡发展1280万只,同比增长8%。梅花鹿发展22万只,同比增长9%。肉、蛋、奶产量分别6.56万吨、3.06万吨、2300吨,同比增长5%、1%、8%。实现牧业产值33.25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牧业人均收入3225元,同比增长7%。二是标准化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小区建设无论是建设标准、环保标准、投资规模,还是养殖数量都实现了新跨越。到2015年末,全县共建各类牧业小区340个,其中养猪小区133个,肉牛小区38个,肉鸡小区57个,蛋鸡小区38个,养鹿小区62个,其它小区12个。三是新农村建设为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标准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四是国家、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中央连续出台强农惠农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县政府分别于2011、2012年出台了《支持梅花鹿产业优惠政策的通知》、《东丰县加快梅花鹿养殖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的通知》,对全县梅花鹿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五是广大群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加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关注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安全、健康。综观我县畜牧业发展历程,始终坚持稳定生猪、肉鸡、蛋鸡产业,优先发展肉牛产业,突出发展梅花鹿特色产业。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全县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我县牧业经济整体看发展较快,对稳定市场供应起到积极作用。但与其它市县相比,我县产业结构不优,与龙头企业对接不够紧密,产业链条短,市场信息不畅,养殖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对周期性市场波动应对能力不足,极大地伤害了养殖户的信心,为保持牧业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