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规划更新
社会保障规划推荐
社会保障规划热门
厦门市社区建设“十二五”规划
2022-01-13 13:02:34 +0000 UTC一、“十一五”社区建设工作回顾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2010年户籍人口180万,常住人口308万,下辖6个区,24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316个社区居委会,155个村委会。“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办发〔2000〕23号、中办发〔2010〕27号文件和国家、省、市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关注民生、便民利民、优质高效、争先创优为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和发展。一是社区组织建设有新加强。市委、市政府继续把社区组织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工作,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内容来抓,圆满完成了社区“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班子。通过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三位一体”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推动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社区居委会在协助基层政府、服务居民群众、开展居民自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二是社区基础建设有新进展。着力解决新成立社区和未达标社区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一些长期困扰社区发展的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大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实了一大批热爱社区事业,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献精神的专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37.5岁,大专文化程度占64.7%,党员占60.4%,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三是社区服务水平有新提升。大力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全市各街道普遍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城市社区都设立了社区工作站,实行“一站式”服务,综合开展社会治安、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事项。依托社区工作站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救助、社区就业、社区养老等130多项服务工作,推出了为老年人服务的“电话平安铃”、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爱心学校”、“绿色网吧”和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新市民文化沙龙”等社区服务新“品牌”,开创了社区服务新局面。四是社区示范活动有新成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和“充分就业社区”等创建活动,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示范单位。
尽管我们在社区建设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发展不够平衡。示范社区与一般社区之间、城市社区与“村改居”社区,在硬件投入、软件配套以及公共资源整合等方面仍存在差距。二是机制运作不够顺畅。社区行政化倾向仍较严重,社区居委会承担的行政性事务过多,工作负担过重,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有些部门工作进社区比较随意,“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三是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一些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还明显不足,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影响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解决。